龍眼園管理不當——難以成花成果,即便坐果產量也極低——結果少就不管理——樹勢愈差產量愈低,這是宇花靈技術團隊近期走訪渠黎農場發(fā)現的現象。當地的龍眼園樹體高大,普遍呈現“高大空”傘型結果狀態(tài),不利于管理和開花結果,還會加大生產成本。此外,當地種植戶在控梢時多是單一地使用多效唑、乙烯利等激素控梢,不利于果園的良性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對此,廣西農科院水果專家、宇花靈技術創(chuàng)始人阮經宙認為,想要龍眼管理形成良性循環(huán),可以從兩點基礎工作入手:
一、把  “高大空”樹勢回縮到“低大實”:樹冠過高,營養(yǎng)輸送距離遠,一旦管理不當極易出現大小年,大年時掛果多養(yǎng)分無法供應到果實,會導致裂果嚴重,降低商品價值。并且,在打藥、疏枝、疏花、疏果等管理時耗時耗力成本高。對于這種樹形,可采取宇花靈“樹冠大小可調控技術”將樹冠回縮到“低大實”樹勢,樹體保持在人觸手可及的高度,同時量化留枝,將病弱殘枝剪掉,留下最佳結果枝?;乜s后,縮短了營養(yǎng)運輸路程,坐果后養(yǎng)分能快速被果實吸收,即使坐果多也不用擔心會出現裂果嚴重的問題,并且在打藥、疏枝、疏花、疏果、摘果等管理時,操作難度也大大降低,能減少生產成本,在管理上形成良性循環(huán)。
二、在控梢時要減少使用激素:多效唑、乙烯利等雖然能達到控梢的目的,但是使用過程不容易掌握。濃度低了控不住,濃度過高又容易控過度,導致嫩葉脫落出現空桿枝,老葉發(fā)黃,使光合作用下降,不利于有機營養(yǎng)積累,還會破壞樹體內有機營養(yǎng)平衡,最后難以成花成果。當地覃老板有一年在控梢時由于使用濃度過高,導致來年不能來花,白白浪費了一年的人力物力。因此,阮經宙建議大家在龍眼末次秋稍轉綠前,單獨噴施宇花靈2號,及時提供生物小分子類有機營養(yǎng),加快秋梢老熟,培養(yǎng)健壯結果母枝,有效防止冬梢抽生及沖梢現象的出現,同時減少激素類控梢藥劑的使用,讓植株生長能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據了解,近年來廣西容縣、興業(yè)縣,廣東高州市部分龍眼大果園運用宇花靈龍眼“樹冠大小可調控技術”,矮化樹冠,量化留枝,樹冠可調控,生產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高產、高效,已初步形成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良性循環(huán)。